哪吒
约 935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3 分钟
时光流转,当年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银幕前热血沸腾的初中小朋友们,如今已不在年少……
初中的某个午后,荧幕上哪吒一声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那一刻,天地为之震颤,少年的心也随之沸腾。银幕外的我,仿佛也披上了那身赤红的战甲,手握火尖枪,脚踏风火轮,成了自己幻想中的盖世英雄。电影落幕,余温未散,与好友闲谈时,话题总离不开敖丙那双如深海般幽邃的眼眸,以及他与哪吒之间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他们的故事,像一缕风,悄然吹进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底。于是,聊天背景悄然换成了他们的身影,头像也定格在那片东海之畔,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份热血与悸动永远封存。
那时,欲上青天揽明月,敢问天地试锋芒,意气飞扬,桀骜不驯,敢爱敢恨,怀揣凌云壮志,憧憬逆天改命。眼中容不得半点不公,心中装不下丝毫妥协,单纯地认为凭借一腔热血,便能撼动世间一切陈规陋习。像极了以一己之力托举冰盖救陈唐关于水火、与敖丙合力对抗天劫终冲破命运枷锁的哪吒。他“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也成为青春的信条,点燃了无数个日夜的热血与执着。
今日观影,前半段更多将关注点放在亲情上,殷夫人送别哪吒的场景恰似母亲在车站送别即将远赴大学的自己,双方父亲当面寡言少语但听闻子女有难则争相牺牲自己保全子女又何尝不取材于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看到哪吒三兄弟见面之时又多么期盼与奔波于工作的哥哥姐姐和远在辽宁的妹妹见一面……
直到哪吒掷地有声道,“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转这乾坤”,我猛然一怔,当年那个如哪吒般的少年已然不复存在,规矩、世故充斥心间。我看到的,不再是非黑即白,反而灰色填满视野;我的字典里,也不再是洒脱、英雄主义,而变成了诸如谨慎、价值、规矩等。也学会了低头,学会了隐忍,学会了用微笑去面对那些曾经令我愤懑的不公。
此刻在电脑前,戴上耳机,忆起高中看温度时事之时,某期的片尾曲是《牧马城市》,身旁好兄弟说他有极深感触。高中之时被学习蒙蔽了双眼,整日沉浸在导学设计跟进落实点点通选填专练专题复习回归教材以及考前再回首的世界里,对此并无强烈感触。再次听到“后来才把成熟当偏方”,结合当下境况,颇有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之感。
那么,如今大一的我,再看哪吒3时又在哪里呢?那时的心理状态又会是什么样呢?
那便祝你我如三毛所言,“成熟不是为了走向复杂,而是为了走向天真”,保持个性,追寻自我。如我在甲辰年年度总结中所写,希望我与各位读者共同在通往自我的旅途上,半溪明月,长空万里,看落霞与孤鹜齐飞,赏一树梨花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