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学长分享 - 思维高度与前沿创新
约 1460 个字 预计阅读时间 5 分钟
张博学长简介
- 个人主页
- 个人履历
- 香港科技大学本科,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院 / 博士生导师
- 字节跳动 -> 微软Microsoft -> DeepSeek -> 创业(AGI)
所有模态本质都是一个模态:世界模态
text —— 声音
1000 token per second
用defusion model 生成 text
第一性原理¶
- 实现最nb的创新
- 从最基本的事实假设出发
- 思考问题的本质
- 忘记权威,老师、leader、师兄说的都是错的
-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 你要提出好的问题,并思考问题的本质
- 每天晚上强迫自己思考:世界上最本质的问题是什么?我能做怎么样的创新
- 在每天骑车、跑步中想出的点子
- 本质的创新
- 思维上不要懒惰:因为世界是公平的
- 提出好的问题:思考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 一个思维方式: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从而预测未来
Microsoft 招人原则(Microsoft research 对好学生的定义):
- 数学好
- 对知识有最最本质的理解和思考,例如什么是行列式?行列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 真的懂,真的理解
- 刷绩点历年卷无用的
- 代码能力好
- 到处是ACM金牌
- 真的有coding速度,算法能力
- 态度好
- 持续学习思考
- 中国学生最不缺这个
是一种techneque 但是好学生 != 卓越
学习方法:
- 少看中国的语言,看英文原版
- 看 MIT /stanford 的课程
- 看每一个邻域的圣经:例如MIT Gilbert 的线性代数、一门课
- 问问raw newgemini 推荐的公开课
- 例如CV :CS231 NLP:CS232
-
什么是软件开发、瀑布流开发
-
代码能力:实践
沈向洋
我从顶尖团队学习到的/卓越的人的特征¶
Growth mindset¶
- 永远要持续学习,持续的努力
- 永远不是人生的巅峰
- 读博,去微软,去字节,去deepseek
- 名言:把人生 / 职业当作一个快跑(快速学习、提升)注定失败
- 每天进步
- “我每天都在持续看书持续学习”
- 梁文峰之前做幻方已经财富自由,雷军也是
- 高瓴资本张磊: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长期主义¶
- 00后的通病:短期过分优化一个目标而忽略长期价值的考虑
- 思考我自己是否是真正在创造价值,当价值足够大,salary就是附属产品
- deepseek就是擅长长期主义,meta出lama2就提高了国内大模型门槛而dpsk长期主义(AGI)
专注¶
- 人/企业不可能十项全能
- 在一个方向构建很大的压强
- 《从0到1》,创业必读
- 《精益创业》
- 马斯克后来才横向扩展
- 国内学界倾向于十项全能全面开花
一种勇气¶
- “我是一个最执拗的人,从而开创了一个方向”
- 在微软不被领导认可
- 自回归的范式,误差一定会累计 —— difussion
- 做工作的时候要take courage
- 中国的农耕文明与美国的海洋文明,
- 从一个无聊的事情中找到乐趣,做下来
- zju比thu的学生缺少:闯劲、不确定性
拥抱不确定性¶
- 进大厂?因为师兄这样干了
- 从微软(微软工作环境极其舒服的)进dpsk,一个初创企业,招人的标准极高,但达到标准的人就会想带团队
在创业,集中了全球
-
构建ai agent,实现第三阶段的AGI
-
高瓴资本的领头,在杭州、上海、北京
- 招人的bar很高
- 工程经验
- 一般都是阿里的天才少年
- 产品10月份上线
- 过段时间xhs有report / news
在微软有很激烈的争吵,在浙大没有一点这个氛围
招人(实习生)的标准
- 不看工作经验,这和我们没有关系
- 看学习能力,例如1个月快速理解代码框架
-
看合作能力,讨论非常激烈
- 微软升职加薪:自己创造了什么价值,对其他团队、企业、客户创造价值,sell story 从而感动别人
- 看闯劲 产品经理是00后小哥 算法、工程是朝着既定目标去创新
- 进大厂
怎样做选择?
- 比较喜欢挑战
- 近一年拉融资 / 讲故事 / 财务 / 股权,一年内学到的东西比过去五年学到的都多
- 构建人生的第二增长曲线
- 看到社会上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
- 做公司、startup,每天蹲在客户那里去看他们使用工具的工作流,让他们自动化
- 过去的经验 不要
- 社会上牛的人是一种
- 梁文峰:一个人蹲在成都的一个地方在那里研究股票,去coding
- 要使身边围绕着邻域里面的牛的人
- 在做选择时候,让自己身边都是牛人,周围的环境
张宏江 张亚勤 李开复
VLA
做机器人:在中国
如何做泛化:做一个机器人,把手机放桌子上,把电脑打开 / 拿起来:训练一个video data ,第三视角映射到第一视角
如何想到创新的想法:第一性原理
脑子要野一点
RL
选专业:创新的事情,基于电脑工作不要,重复性工作不要,跨域的工作不要
前端必定会AI替代
做智能,AGI,把工作直接干成
聚生智能有很多的泡沫,因为不能去泛化,没办法创新、总结等理解
只有泛化、创新不会被替代
质量 > 数量
zju博导
每个阶段尽全力